“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骄傲又感到肩上的压力山大。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自媒体井喷式爆发,社会上一些不良文化,不良信息不断地侵蚀孩子的思想,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保护校园这方净土,不受腐败现象和拜金思想的污染的责任,我们是不能懈怠的。我们必须扛起育人责任,守好净土,育强保护花朵的防护林。
怎么做?我认为从三个方面做,就能建起保护孩子几乎不受影响的防护林。
首先,作为育人者老师要强,要做到为人师表。老师是学生思想的启蒙者,老师的一言一行势必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认知。我们经常说: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从我做起。老师讲了说了,而且做了,孩子看到了也就能做到。“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教育的目的、防护林就建成了。无独有偶,近日我刷到一条视频:某大学校长陪同领导视察学校,突然发现有纸屑赫然横在前方道路上,毫不犹豫地蹲下身子捡起来。相向跑来一个穿着红色上衣的女学生,从校长手中接过纸屑,把纸屑投到十几米远的垃圾箱里。窥管见豹,我想这就是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意义吧。
其次,我们要结合校情研究学生,研究“土壤” 成分,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按规律办事。教师要精心选好“树种”培育茁壮成长的防护林,让廉洁文化的种子在学生的心里发芽、开花、结果。
第三,我们学校、教师要形成合力,发挥学科育人功能,当然,这也是我们落实“新课标”的核心素养要素之一。学校要加强立德树人教育终极目标的教育与引导,教师要把这个当做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来落实。如思政课老师发挥思政课功能,引导教育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对社会有了初步的分辨力,是非观。学生头脑中这些观念的形成就是天然的防护林。其他学科如语文、历史等通过真实的人物事例、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历史事实(件)皆可撒下防护林的树种,让它们徐徐滋长,形成数道防护林。
综上因素,学生心灵美,品德高,抵御力强,岂是不良信息、不良思潮或思想随意可侵害?
彭公中学党支部 焦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