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武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聚焦长武 >> 正文

脱贫攻坚普查工作战线上的好搭档---永寿县脱贫攻坚普查渠子工作队51组工作侧记

酷暑七月,夏日炎炎。长武县赴永寿县脱贫攻坚普查组140多人,70多个工作小组的脱贫攻坚普查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普查指导员、渠子镇普查工作组长---闫宝宏负责着永寿县渠子镇普查工作队11个小组的普查工作。五六天以来,他每天都要收集、汇总、上报普查工作进度,其中有一个小组,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就是51小组---王小荣、杨波工作组。

726日,51小组上报109户,其中面访81户,电话访28户,数据错误率0%。这个数据在曲子队11个小组里,无论从数量到质量都是遥遥居于领先地位,这不由得引起了他的好奇。

经过一番深入了解,这位年轻的队长由衷地赞叹:“这不是偶然的,这是两位普查干部齐心努力与高效率合作的必然结果。”

学习扎实领会深入

王小荣,男,47岁,长武县农业农村局干部;杨波,男,36岁,长武县巨家镇干部。两人在工作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作风扎实,认真负责。正因为如此,才能同时被单位举荐参与脱贫攻坚普查工作。

在为期五天的脱贫攻坚普查培训中,两人认真学习,细心领会普查各项指标含义,直至烂熟于心。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均能利用课余及晚上时间,详细通读培训教材,对普查各项程序,规则细心揣摩,对不懂的问题进行标注,第二天及时请教。五天下来,不但以满分通过考核,而且真正做到了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过硬。

分工协作默契配合

普查工作正式开始之前,两人便有过充分地交流,初步进行了分工:年轻睿智的杨波负责提问和程序登记、录入,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王小荣则负责户内情况、扶贫资料查看及记录,重点问题决断和方向性把控。两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许多典型问题和困难,他们均能从容应付,合理处置,普查登记工作很快就打开了局面,得到了全组大多数普查员的肯定和赞赏,也自然成为了渠子镇11个普查小组当仁不让的业务指导与友情顾问。

讨论交流总结提高

开局的顺利和同志们的赞许并没有让他们自满,相反,在每天普查登记和路途劳顿之后,还能坚持利用晚间时份讨论交流,总结提高。譬如提问中一些相对专业的名词,老百姓不容易理解领会。如何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提问?以获得更高的交流效果。某些问题回答与事实明显不符时,该如何处理?过录信息与事实不符,导致系统录入出现逻辑性冲突时该如何登记等等。诸多问题,经过讨论,达成共识,总结归纳,很快便形成实用的经验。每天都能听到他们讨论达成一致时开心爽朗的笑声。几天下来,51组的普查进度与登记信息质量同步提高,两人小组一长一少,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注重细节精益求精

细节决定成败,这一对最佳拍档更是以注重细节见长。每天出发前,总能看到他们在细心检查普查用具,诸如印泥、纸笔资料、雨具等等。甚至在与普查对象打招呼、称呼语等方面,他们也在摸索中不断地改进。一声“叔”、“姨”,立刻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临别时,祝一声“健康”、“顺利”,道一声“再见”、“保重”,处处彰显着接地气的风格与涵养。甚至于对哪些人用方言,哪类人用普通话交流,他们也有独到的心得。

难怪他们的普查成效比别人更加优秀。

不惧劳苦加班加点

有许多举家外出的户是需要电话访问的,等了解到有的举家外出户其实是住在县城的,为保证普查数据质量,他们坚持改电话访为面访。晚饭后,其他同志大都去房间休息,他们却主动加班,匆匆的出去工作了。有时,他们正在吃饭,突然接到电话,便顾不上吃完饭,就又去普查登记了,经常是晚上八九点钟才能回到房间。

有组员调侃说,你们普查工作做得这么好,我们该评你们“普查标兵组”了!他们谦虚地笑笑说:“先进咱倒没想,只要对得住这份工作,对得住肩负的责任,对得住永寿的老百姓就行了。”

(长武县林业局稽查防火队闫宝宏、邹和民)

 

聚焦长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