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家风,大家一定听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两句词吧,这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给八岁的儿子诸葛乔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写给儿子治学的劝勉告诫。无论是诗文中的古训,还是“孟母三迁”、“岳母刻字”的育儿故事,无不向后人展示着好的家风是一盏明灯,照耀着游子前行的道路;好的家风是一把火炬,传承着家族的火种;好的家风是一艘大船,无形中载着家族抵达平安的彼岸;好的家风更是千百年来不变的一种传承,经久不衰、历久弥新。下面我们就来听听长武农商银行职工赵璇的家风故事。
赵璇,女,2009年1月参加工作,父亲赵录乾曾是长武农商银行清正廉洁、秉公办事、全心全意服务地方百姓的老一辈中层干部的楷模,他担任了30年的基层信用社主任职务,没有出现一笔逾期贷款,对工作一丝不苟,成了方圆几十里,谁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人”。首先从赵璇的父辈大伯说起吧:赵璇的父辈兄妹较多,家中贫寒,幼年常常吃不饱饭,饿着肚子睡觉。人常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她大伯小小年纪走了百余里路,应征入伍,立志要光耀门楣。他在部队里吃苦耐劳,功绩突出,退伍后担任陕西省农行部门管理工作,在长武县巨家镇这个小村庄也是扬眉吐气了,虽说她大伯是个当官的,可他日子依旧过得很清贫,“廉洁奉公”是他的座右铭,他捎回老家的白衬衫领子都破了,裤子都是打过补丁的,那时物资匮乏,她奶奶把衬衫领翻过来缝上,给赵璇的父亲穿,她父亲如获珍宝,只有赶集的时候才舍得穿上。今年党的百年华诞,她大伯被授予了50年党龄纪念章,这更是她们家族的骄傲。
后来赵璇的父亲参加了信合工作,担任了多年的网点负责人,对父亲来说长兄如父,她大伯时常打电话给她父亲敲警钟,说现在诱惑大了,但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初心,廉洁自律,服务三农,信用社负责人虽然可以审批贷款,但是你一定要按章办事,谨慎审批,做一名真正服务群众的好干部。那时曾有她父亲在外地做生意的同学,拿着名贵的烟酒,想贷款扩大生产规模找她父亲,可她父亲却严肃说到:“把你的贵重礼品带走,再进我办公室咱老同学叙叙旧……”结果因为客户的资产评估价值没有审批通过,她父亲的同学申请的贷款金额,只授信了一小部分额度,为此她父亲的老同学还耿耿于怀。她父亲在基层信用社主持工作的那么多年,正是各种不良风气盛行的年代,但是她父亲的做法,无疑与那个时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观点格格不入,于是亲戚朋友说他不近人情,六亲不认,同学朋友说他迂腐、胆小,不识时务,就连她母亲都埋怨她父亲,说“同在信用社工作,人家其他同事利用工作便利经商、搞投资,都住进了家属楼,我们家盖得土房子账还没还清...”,而她父亲每次总是沉默不语,不做解释。后来有一年过年,他父亲的老同学来到家里,端着酒杯认真的给她父亲说:当年要是你给我放了那笔大数额贷款,以我那时膨胀的速度,现在早都破产了。而那些同事,兜兜转转,以什么方式得到的,最终也以什么样的方式失去了。她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坚定信念、从不损公肥私”的中层好干部,一个好党员,他在职期间,单位业绩排名一直位居全县前列,曾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现在才读懂他在坚守什么,如今已退休好多年,可在赵璇心里,“父亲永远就是一面旗帜,在我找不到方向的时候为我指路,替我导航,父亲用他一生的坚守,诠释了什么才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什么叫做廉洁自律”。
现在的赵璇是一名普通信合员工,她正在默默的传承父辈们留下的廉洁家风,这已经深深的渗入她的骨髓,像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引领着她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勇于负责,敢于担当。虽然她没有父辈那么伟大,没有父辈们事业上的轰轰烈烈,但是她能急客户所急,真情交流,服务客户,近几年被单位多次评为县级、市级优秀工作者。如今,她的儿子已经踏进幼儿园的大门,在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下,孩子善良淳厚,向阳而生。
良好的家风伴随我们从懵懂无知走向成熟,良好的家风激励着我们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良好的家风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熏陶、是一种美德,当你无法拒绝至爱亲朋对你的影响时,他会给你指引方向,为你领航。家风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响,深刻到无法替代!只有我们每一个人对社会充满活力,对单位充满希望,我们的社会才更加兴旺和繁荣。只有我们每一个家庭保持良好的家风,才能实现家和万事兴,国家更繁荣!
(长武农商行赵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