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略力度、广度、深度和精准度达到了新的水平,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在帮扶工作中,我们——作为驻村工作队员,没有惊天动地的语言,没有辉煌壮丽的诗篇,唯有我们心中的热爱和艰辛努力,我们用肩上的责任绘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从2014年春我们来到柴厂村开展扶贫工作,那个季节的柴厂村,果花盛开,春光无限。刚进村,我们就被这个世外桃源一般的美景深深陶醉。当我们深入群众家中进行走访,精准识别贫困户时,深感任务之艰难,责任之重大。全村4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01户,单位15名工作人员都承担帮扶任务。驻村工作队李玉贵、席玉虎、黎昉,活跃在村民中,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扶贫摘帽,想方设法鼓足群众钱袋子,成立了柴厂村扶贫互助合作社和柴厂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将全村484户群众全部纳入管理,为柴厂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宣传落实产业扶贫政策,就2020年落实产业扶持资金21万元。扶智扶志,筹集资金带领群众整理村容村貌、奖励大学新生45人次,每年组织文化下乡、评选好媳妇好公婆、致富带头人,举办技能培训班,增强贫困户主动改善生活及精神面貌的意愿。多方协调努力,2015年柴厂社区移民搬迁点投入使用,102户群众挪出穷窝窝,住进了小洋楼。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倾注精力和情感。柴厂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真真切切的让群众感受到了党的温暖,提升了广大村民的幸福感。
像驻村工队长这样的扶贫中坚力量,在我们身边处处可见,他们始终心系群众,6年的帮扶,我们是解说员、是宣传员、是调解员,更是贫困户的亲人,哪家有喜事他们不会忘记告诉我们分享喜悦,家里的大事小情,首先想到的是我们。贫困户史西平妻子突发疾病花费十几万离世,祸不单行,自己又双腿骨折,母亲年迈、儿子刚刚技校毕业,女儿正在校就读,我们便成了他的至亲,主任陈小武、帮扶干部贾玉芹积极协调帮助落实医疗保障政策、就业扶贫政策、教育扶贫政策,为其母办理农村低保,灾难无情人有情,大难之后没有落在贫困路上。李栓平患肺癌了,帮扶人杨永婷忧心忡忡,放下手头工作联系省级医院办理转诊手续,申请政府救助,回头又加班到深夜;家里的电视坏了、床单烧了、轮椅需要换了......无不牵动我们。
柴厂村里的草草木木,渐渐变成就业中心干部不腻味的话题,那里点点滴滴的变化、贫困群众脸上露出的笑容,见证着就业中心扶贫工作队的努力,都实现着我们的担当与使命。
我们只是,浩瀚星海中的一颗小星。全国有千千万万个像我们一样的帮扶干部,他们心藏大爱,肩挑责任,默默付出,兑现党中央对群众的庄严承诺-—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扶贫路上,因为千万个你、我、他而多彩。
(长武县人社局乔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