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一词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释是:“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慎独”是我国古代人民极力推崇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就是在只有一个人的情况下,其行为更应当谨慎,不做任何违背党纪国法的事。反映了一个人自觉遵守党纪国法的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
古今中外,先哲贤人们都十分重视“慎独”。二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也说过:“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身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所以“慎独”,是衡量一个人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高低的试金石。
孔子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就是说,即使在无人监督、无人知道的情况下,君子也能够严格按法纪办事。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方志敏烈士,他所经手的革命经费数以万计,然而他个人却分毫不沾,始终过清贫的生活,以致他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以后,身上一文不名,敌人对这位共产党的“大官”感到不可思议。方志敏同志的这种高尚情操,树立起了共产党人“慎独”的崭新风范。
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这种情况:我们有些人在单位里,在上司面前,或在群众的监督下,常常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办事认真,吃苦在前,严守纪律,讲究文明等等,让人看着象那么一回事;可是,一旦换了一种环境,当上司不在场的时候,当与周围的人不相识,或独处时,其表现与前者却相差甚远。诸如:对待工作拈轻怕重,马虎从事;纪律松弛,自由散漫;在日常生活中,乘车抢坐,买票插队,遇见坏人坏事绕道走;甚至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敲诈勒索,做出违法乱纪,丧失国格人格的事情来。对于这些人前一副样子,人后另一副样子的人来说,加强“慎独”修养是十分必要、非常重要的。
习近平同志在兰考缅怀焦裕禄,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切实改进干部作风座谈会上指出:要绷紧拒腐防变这根弦,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坚持慎独慎微,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做,自觉拒腐蚀、永不沾,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党员干部如何做好“慎独”?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慎独”是加强自我修养的一个重要要求,应把“慎独”作为人生的重要信条,终生坚持。做人行事就应该“事无不可对人言”,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做老实人,不给党和人民的事业抹黑,不做不该做的事,不伸不该伸的手,不拿不该拿的物,不说不该说的话,不去不该去的地,不吃不该吃的饭,八小时之内和之外一个样,在家在外一个,对熟悉的不熟悉的一个样,对老弱病残一个样,慎独以存志,志高方长远,长远方成事。
首先,要在小事上下功夫。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代表党的形象,主要任务是为人民服务。小善一着,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完全可以提高自身修养,树立自身形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那些违法犯罪者中,许多是从不拘小节开始的。“细微之处见精神”。党员干部慎独就要始终坚持从小事、小节入手,在一点一滴中加强修养,提高素质。
其次,要在“隐”字上下功夫。党员干部要努力做到在无人知晓、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的信念和毅力,自觉加强素质修养。“入暗室而不欺”,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不做亏心事、不做昧良心的事。党员干部作为公众的焦点,备受瞩目,就要做到有人无人一个样,暗室明室一个样,豁达干事,从容待人,手不伸、嘴不张,让温暖的阳光照亮心房的每一个角落。
再次,要在恒字上下功夫。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党员干部要提高素质,加强修养,务必要有持之以恒的信心和决心。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万事一个标尺,万理一个口径,像雷锋、郭明义那样,几十年如一日,不因身体不好找借口,不因事情太小找托词,不因事情难做找退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从早到晚,都要在做好事中、在为人民服务中度过,做一名真正人民公仆。
慎独与否,不仅关系一个人的成长作为,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存亡兴衰。“君子慎其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一定要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常怀慎独之心,常修慎独之德,以无悔的青春、无愧的事业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长武县纪委监委派驻卫健局纪检监察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