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武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聚焦长武 >> 正文

派驻长武县财政局纪检监察组:推进“六化”工作法着力提升监督水平


  长武县纪委监委派驻财政局纪检监察组紧紧围绕派驻纪检监察主责,紧盯“关键少数”,突出重要领域、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推进“六化”工作法,有效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的监督“探头”作用。

  监督责任“清单化”。派驻纪检监察组成立以来,驻财政局纪检监察组在摸清5个被监督单位班子成员、中层岗位人员分工、党员干部底数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所监督单位的班子成员、重要岗位人员开展个别谈话,进一步了解单位内部运行机制、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干部的反映建议等情况,对归口监督单位班子履行主体责任情况,年度党风廉政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公务用车派车登记等相关制度建立运行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落实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下发《提醒函》,限期整改,督促各单位切实履行主体责任。

  日常监督“常态化”。派驻财政局纪检监察组注重强化日常监督,聚焦主责主业,精准运用“四种形态”,特别是用足用好“第一种形态”,把纪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平时瞪大眼睛,拉长耳朵,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发现个别单位干部考勤纪律不严格,干部纪律要求不严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纪检组采取明察暗访形式,对查出的人和事进行了约谈,敢于较真咬耳扯袖,逐步让红脸出汗、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常态。日常监督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防微杜渐,常沟通、常提醒、常监督,坚持小问题也是问题,廉政谈话、提醒谈话有的放矢,做到班子成员必谈、中层岗位、重点岗位必谈,教育党员干部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做廉洁自律的表率。截至目前开展集体廉政谈话6场次,谈心谈话15人次,下发监察建议书6份,整改问题7个,提醒约谈干部13人次。

  专项监督“精准化”。在疫情防控、扶贫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等专项整治工作中,派驻纪检监察组采取不打招呼、不发通知、不听汇报、不要陪同、不定期跟踪回访“五不”方式,以进村入户、实地核查、明查暗访、现场反馈“四步骤”实施精准监督。深入5个归口监督单位包抓的贫困村,贫困户、边缘户家中,随机走访、重点核查贫困户的吃、穿、住、教育、医疗情况,查看中省市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查看干部入户帮扶是否扎实、帮扶是否精准等问题,对查出的问题现场反馈,并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确保贫困群众在饮水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吃穿不愁等方面都有切实保障。

  监督内容“重点化”。坚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紧盯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和重要岗位人员,强化归口监督单位党组织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树立“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党组织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执行情况、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健全完善廉政风险和权力清单运行制度、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等重点内容的监督检查。

  廉政教育“经常化”。练就“婆婆嘴”,常年念“廉经”。在各监督单位党员干部会、党组会上,派驻纪检监察组必讲作风、纪律问题和各种廉政风险隐患,要求“三会一课”按规定要求开展,党风廉政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分别在5个归口监督单位微信工作群推送“廉政微提醒”,打造“指尖廉政微课堂”,使5个归口监督单位领导干部随时接受廉洁教育。近期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批示精神的学习贯彻,对归口监督单位班子成员开展集体廉政教育谈话,谈话紧扣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干部作风漂浮等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本单位的业务风险点,结合学习舆情快报中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及时开展警示教育,取得显著效果。

监督方式“联动化”。认真履行监督专责,督促各单位党组织完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联动。加强与审计、巡察等部门的联系,深入了解各单位的风险点,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和审计结果运用,与巡察办无缝对接,跟踪了解相关情况,督促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并做好巡视巡察反馈问题的整改情况督察督办,强化“再监督”“再检查”。同时加强与各监督单位的综合协调,强化协作配合,坚持问题导向,提出监督建议,确保开展监督工作“一盘棋”,实现监督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通过借助外力的方式,延伸党内监督触角,弥补纪检监察组监督力量的不足,激活监督网络的“神经末梢”。


供稿:长武县纪委监委派驻财政局纪检监察组 武会娥

 

聚焦长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