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政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腹有诗书气自华



静静的夜里,方方的案前,暖暖的灯下,读一篇美文,如饮一杯芳醇。掩卷之余,忆起与书相伴一路走来的岁月,一阵充实感随着浅浅笑意不自觉地漫上双颊。从小学教师到残疾人工作者,从扶贫队长到巡察干部,从宣传员到纪检人,闲暇时除了绘画和摄影,与书为伴对于我而言早已成为一种习惯。

清风一枕南窗送,闲阅床头几卷书。三年前,我在驻村扶贫中受伤住院万分失落之时,床头的鲁迅杂文睿智有深度话语一次次启迪我思想给予了我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底气虽身处阴霾,但却充满睿智和坚定,也感到了人生的坎坷与精彩。内心浮躁时,毕淑敏散文集那玲珑剔透的文字熨帖泛有波澜的心此刻便觉得自己原来可以如此平静豁达,文字可以如此美丽动人当我读到《沁园春·长沙》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时,震撼于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云天豪气,曾记得一张卧室的照片,一张一半满了书,我想书垒起的不仅是毛泽东博学的一生也是中国革命不倒的城墙。在历史长河中,我们犹如一叶扁舟,在一次次摇撸前进中,感叹于浩淼震撼于广阔从中理解自己,也理解这个多彩的世界

日积月累的读书丰富了我的笔端和思想,让我厚积薄发、笔耕不辍,在中、省、市媒体不断发表文章,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此外,阅读还给我三大好处。其一,容易入睡。尽管有时白天事情多、工作忙,但睡前读几页书,马上思路清晰,身心伴随书而平和宁静灵魂伴随书而纯洁超然,很快安然入睡。记得邓小平就曾说过自己读小说有助于放松。其二,从不感到孤独。与书对话,是我通往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一座桥,桥的一头是纷扰的人间烟火,另一头是心中的诗和远方。我想以后即便老了,也不会孤独。因为我相信,不管世界怎么变化,书香岁月没有尽头,读书会把单调的日子化作享受的时刻,与好书相伴的时光就是我人生最美的芳华。其三,和孩子从不缺乏交流话题。家里各种书籍打开了儿子认识世界的大门,奠定了他热爱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我不肯定阅读对他的学习成绩有多大帮助,但我坚信,阅读能让他在不断的自我审视中远离平庸和偏激,始终保持独立的思考而不迷茫,在以后遇到困难挫折时,都会有勇气和力量从容淡定地面对。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我读书,书也读我。与书对话,倾听智者的教诲,深思自己的人生;体悟文字的魅力,清洗心灵的尘埃;惊叹沧海桑田,看淡世事沉浮……不敢说书本可以解答我所有遇到的挑战与困惑,但至少在我疑惑无助时翻开一本好书的那一瞬间,扑面而来的深邃和厚重让我的内心是平静、自信而有力量的。理性的思维,让我不畏风不惧艰难,觉得一切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有人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但我觉得,如果皮囊难以改变,就用思想去填满它。我也常做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即便如此,也不能记住所有读过的内容,甚至会忘记作者名、书名,也记不住所有读书笔记的内容,但这总比碎片化的阅读好。而且记不住也不要紧,真正的读书追求心灵的自由,源自内心的热爱书中的故事,作者的理念智慧与我们的思想情感互动相和就像向阳花总是追寻太阳,不为名利,而是听从心的召唤正是这份钟爱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遇都能嗅出书的馨香,都能在孤独中以温情的手指在书的字里行间上摩挲留恋,都能在某一个触动点喷薄而出涓涓文思

“腹有诗书气自华”,日子长了,读过的书会成为一个人的气质、思想和文化底蕴即使平凡普通,也有不俗的情趣和境界;哪怕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依然繁花锦簇;就算跌入谷底,也会优雅走过泥泞的下雨天。阅读越多,身心与格局就会潜移默化地改变,反过来滋养生命不断遇见更好的自己而这,恰是一个人的精神长相。(枣园 郭婷)

 


上一篇:心怀敬畏 无畏向前

下一篇:忆 雪

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