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商关系作为政治生态的“晴雨表”,关乎经济发展、改革进程、法治建设和正风反腐等方方面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在全国“两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民营企业座谈会等重要场合多次论及政商关系,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落到实处,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同时“要守住底线、把好分寸”,为新时代政商交往确立了界限、立下了规矩。“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对于净化政治生态、优化营商环境、凝聚社会共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新形势下全面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需要多管齐下、综合发力、久久为功。
一是思想引导亲清有向。官员不能以“权”逐“利”,商人不能以“利”围“权”。把严政商交往政治关。把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实落细,规范干部行为,践行政商相互尊重、地位平等要求。把牢党建引领信念关。延伸非公党建覆盖面,加强教育引导监督,传承企业家精神,做市场经济,不做“官员经济”。把准既清又亲价值关。强化政商交往正面引领,重塑“亲是前提、清是保障、亲则两悦、清则相安”的政商形象。
二是政策规范亲而有度。良好的政商关系要求“亲”而不失庄重、“清”而不失温度。规范交往出准则。中央出台政商交往权责清单和正负面清单,明确底线,划出红线。主动作为有包容。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有效甄别先行先试的无意过错与违法违纪的区别。助企帮扶畅渠道。“一杯清茶品亲清”,大力倡导各级主要领导与民营企业家座谈机制。企业吹哨,部门服务,让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成为共识、共为。
三是政企共建清而有为。民无商不活,国无商不兴,政商关系要靠政企双向奔赴。政府有界。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把应当由市场通过竞争方式调节的事项交给市场。企业有规。完善企业反腐内控机制,企业家要自觉斩断投机杂念,守规则、走正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倡导良好商业风气。官员有为。明确为官有为的奖惩法律依据,落细考核制度,提拔问政勤政,问责懒政怠政,激励干部干事、干成事、干净干事。
四是制度约束亲清有力。亲不逾矩、清不远疏、有为有畏,通过建章立制,构建良性政商“新生态”。筑牢公私底线。严格限制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进一步完善反腐败法律体系,厘清模糊地带,缩小立法和执法之间缝隙。激活改革动力。让企业“办事零跑、免申即享”,获得感“码上兑现”,从根源上杜绝“不送不办”。形成监督合力。扎紧监管制度的笼子,用好审计监管、媒体监督、群众举报、企业举证等途径,倡导清廉政商文化,让干部亲而无忧,在规则下大胆履职、在监督下放手干事。
长武县工商联 柯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