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志愿军:浴血和平》有感
在国庆档的荧幕光影中,《志愿军:浴血和平》如同一部穿越时空的精神史诗,将抗美援朝战争中“边打边谈”的壮阔画卷徐徐展开。我怀着崇敬与反思之心走进影院,又带着沉甸甸的思考走出。影片中志愿军将士用血肉之躯捍卫和平的壮举,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当下公务员群体使命担当的深刻叩问。
文武交织的叙事:和平的代价与智慧。影片以“政治博弈-军事行动”的双线叙事,揭示了和平的来之不易。板门店谈判桌上,志愿军代表以“实力为基、诚信为魂”的姿态,与美方展开唇枪舌剑;上甘岭战场上,战士们以“气多钢少”的意志,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这种“以战促和、以和护战”的智慧,正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在复杂治理环境中需要汲取的养分。影片中志愿军“夜袭枫川里”的战术启示我们,解决问题需兼具勇气与策略,让我们在基层工作中做到既要发展又需保证稳定,解决群众矛盾时,既要化解矛盾,又要凝聚共识,这正是“文武之道”在基层治理中的生动实践。
“带我回家”的誓言:家国情怀的当代诠释。影片中,“待我回家、代我回家、带我回家”的誓言,构成了跨越时空的情感闭环。当蒋奶奶对着镜头说出“感觉我的兄长回到了身边”时,无数观众潸然泪下。这种家国同构的情感,正是党员干部最应珍视的精神财富。在脱贫攻坚战中,数百万党员干部深入贫困地区,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很多驻村第一书记为帮助村民发展产业,连续三年未回家过年,最终带领全村实现脱贫。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正是“带我回家”精神的当代延续,我们需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科技赋能与历史传承:新时代的和平守护。影片中,现代军事装备的智能应用与志愿军“气多钢少”的对比,凸显了和平发展的科技支撑。这启示我们,新时代公务员需在传承历史精神的同时,拥抱科技变革。在审计工作中,我们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精准管控风险,配合传统查看资料、走访、问询等方式,既确保审计资料真实有效,又解决了任务重、人手缺的难题,这种“科技+人力”的治理模式,正是对志愿军精神的创造性转化。
《志愿军:浴血和平》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面映照初心的镜子。作为党员干部,我们需以志愿军精神为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风险防控等战场上践行使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书写辉煌篇章。
(长武县审计局 李含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