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县公安局
“天下之大,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郑板桥不为五斗米所折腰的境界至今为后世所传诵。廉洁如水,滋养了心灵的花朵;廉洁如灯,照亮了前进的道路;廉洁如笔,描绘了发展的前景。然而,我们部分党员干部贪恋于觥筹交错,流连于纸醉金迷,沉迷于灯红酒绿,奉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大刮奢靡之风,严重影响社会风气,国家形象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必须坚守底线,清正廉洁,营造良好风气。
廉政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而清正廉洁,则是百姓对为官者的最大期盼。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刚正不阿、廉洁自律的仁人志士,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廉政故事,在华夏文化中已成经典。这些人物和故事,对于开展廉政建设,尤其是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李世民的至理名言,穿越数千年的历史,依然被世人所受用。如果我们党员干部没有清真廉洁,那么势必会影响群众的利益,好的政策无法落实也无法滋养群众的理性德性,甚至会拉远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关系,降低政府的公信力。因此,我们党员干部必须时时刻刻想着自己是人们的公仆,是千千万万党员的代表,更是基层工作人员坚实的组成部分,才能真正代表政府做好每一件事,服务好每一位群众。
党员干部要廉洁自律,是我们党历来就坚守的铮铮誓言。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全党同志务必做好“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务必使同志们持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持续艰苦朴素的作风”。牢记“两个务必”,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党员干部的廉洁白律,对深入开展反腐倡廉的斗争,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好处。
加强廉政建设,既要立足于当前的工作重心和工作布局,又要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发展,不断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既着力解决导致腐败现象的老问题,又注重研究和解决引发腐败现象的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拓展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把廉政建设的要求贯穿于勤政建设之中,通过加强勤政建设促进廉政建设。抓好勤政建设,关键是提高广大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和水平,我们要有高度负责地承担和履行自己的职责,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工作部署,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敢于直面困难、正视矛盾,努力打开工作局面。
“君子之爱人也以德,小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唯有坚持清正廉洁、坚守底线,方能使党风政风为之一振,方能使清风正气扑面而来,方能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方能避免“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让我们的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