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县教育局 王文娟(教研室)
“严以律己”是各级党员干部的工作原则、做人准则,更是立身之本、为政之基。对党员干部而言,律己不严,不仅自己会身败名裂,更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学习理解和工作实际,就严以律己谈一点肤浅认识。
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作为一名党员,我们的身份是“公仆”、是“服务员”、是“勤务员”,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高高在上、颐指气使,而要真诚相待、热忱服务。不管在什么岗位、什么境况,我们党员干部都要以平常之心对待地位,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干好本职工作。
要正确对待名利。古人说得好:“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欲如火,不遏则燎原。”名利本身并不是坏东西,追求与自己社会贡献相适应的名和利是正当的。可凡事都得有一个“度”,对于名利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十分重要。如果处心积虑、不择手段地追逐虚名和私利,必然会被名利所累、所困,成为名利的俘虏,甚至毁了自己、毁了前程。
要正确对待私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正常的人际交往无可厚非,但不能让人情味变味。在交友方面,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慎重,不断净化生活圈和社交圈。有些饭局看似不影响公务,实际上是“鸿门宴”,要多加小心,防止“祸从口入”。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划清公权与私情的界限,面对私情清白做人、公正做事,讲正气不讲义气,讲原则不讲关系,讲党性不讲私情,不怕“无情”,但求“无愧”。
做事要处处谨小慎微。“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做人也一样,不谨慎就会出问题。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谨言慎行,做到慎独、慎初、慎微。
所谓慎独,就是在个人独处时,在别人看不到的情况下,也能做到洁身自好。所谓慎微,就是平常所讲的“小处不可随便”,“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越是小事越要小心。所谓慎初,就是警诫于事发之前,筑牢思想上“第一道防线”。明代王廷相,在一次接见下级官员时说:“我昨天乘轿进城遇雨,一个穿了双新鞋的轿夫,一开头很小心地循着干净的地方落脚,生怕脏了鞋,可后来一不小心踩在泥水里,从此便不复顾惜,什么地方都踩下去。”综观腐败分子无不像文中轿夫一样,刚开始总是走干净的路,但时间长了,便放松了思想防线,有了第一次失足,便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直到露出马脚,我们应该从中有所警醒和启发。
要做到率先垂范,言行一致。“己所不正,焉能正人”。有的领导干部讲话之所以不能让人口服心服,并不是道理讲得不好,而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没有做到,言行不一,不能服众。古人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模范表率本身就像是一个磁场,能够把周围的干部和群众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产生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党员干部要“立言立行”,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自觉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当下做起,作忠诚老实的表率、实事求是的表率、表里如一的表率、身体力行的表率,感染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团结进取,齐心协力推动发展,以自己的行动为党和政府“争分”。
党性不严、党风不正,就抵制不住诱惑,经受不住考验,我们党员干部要始终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保一生平安,使党性外化为清正廉明的社会形象,内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