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过世已有九年光景。偶尔我们姊妹忆起父亲,总觉得往日时光历历在目。只是时间不断冲刷记忆,有一天,我忽然发现,父亲的面容不再清晰。我拼了命地回想,却只剩无奈。
父亲留在我记忆中最深刻的,要数他的白衬衫。印象中,父亲的衬衫似乎都是白色的,或者洗到变成白色。他的衬衫上总是有股青草味,因为那时候我们家养牛,他每天要去割草,背一大捆回来,衬衫上就会有青色的草汁和蒿草的味道。偶尔他会要小小的我帮他洗,那衬衫不知洗了多少次,已经薄到近乎透明,我都不敢用力。偶尔我会向父亲“谏言”:“这衬衫都这样了,别穿了吧,也省的洗。”这时候,他就会瞪眼骂道:“败家子!”,随后又叹口气,开始从他们小时候挖草根、吃树皮的事情讲起,说大伯把他们兄弟几个拉扯大如何不容易,说他们小的时候都是一件衣服兄弟几个谁出门谁穿,说我们的生活多么好,要懂得珍惜,要学会节俭。末了,又指着母亲的纽扣罐和我说道:“你一个姑娘家,多向你妈学学,你看看她的纽扣罐。”
母亲的纽扣罐是我童年极稀少的玩具之一。那时候,我的玩具除了泥巴就是家里的小铲子小瓶子。有一天发现了母亲的纽扣罐,顿时如获珍宝。纽扣罐里装着各色、各式、各样、各种材质的纽扣,百宝箱一般。我最喜欢的就是哗啦一下,把所有的纽扣都倒出来,按颜色分类。母亲要给衣服钉扣子的时候,我总是抢着帮她找一样的纽扣,看着她一个个把它们钉起来。一开始我有点好奇,这么多纽扣都是哪里来的呢?直到有一次我发现母亲将不能再穿的衣服上的扣子一个个拆下来,放到罐子里,才恍然大悟。原来,“珍宝”是一个个攒起来的。那时候我们姊妹的衣服,总是姐姐穿了哥哥穿,哥哥穿了我穿,补丁摞补丁的。要攒那么多纽扣可不容易,大概得几十年的功夫。直到如今,拉开老家的抽屉,家里还有各式纽扣。只是母亲已经视茫发苍,不能再一个个将纽扣拆下来,收集到罐子里了。每当我为了一个小小的纽扣,翻箱倒柜时,总会感叹起母亲纽扣罐的好处来。而母亲,每当看到我们衣服袜子乱丢,穿旧了就扔,总忍不住絮絮叨叨:“你们现在生活好了,就忘本了,一点不知珍惜。好好的衣服,说扔就扔,上面的扣 子、拉链拆下来,以后用得着......”我虽然表面不以为然,实际上还是在不知不觉中省检了不少。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的父亲母亲没读过多少书,大概也不知道前人还留了这么一句话可以用来教育子女。但是父亲的白衬衫与母亲的纽扣罐,组合起来,就是醒目的“节俭”二字。时光推移,可这白衬衫永远清正,而这纽扣罐越发沉稳。它们发着光,指引我们姊妹在人生的道路上勤俭节约、诚实沉稳、踏实前行。
(长武县纪委监委 冯君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