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政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他的守护只为群众的幸福 ——长武县审计局陈效文同志帮扶先进事迹材料

 

 2018年2月3日,正在外地审计的陈效文,电话上接到父亲因病去世的噩耗,交接完手头工作匆匆赶回家中的他已经与父亲阴阳两隔,连父亲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只有耳边回响着父亲最后一次通电话,也是参加工作以来父亲叮嘱最多的一句话“在单位好好干,咱是农村人,有这么一份工作不容易,家里的事你少操心”,那种撕心裂肺的痛别人无法理解。2018年2月8日,父亲去世头七还没过,陈效文被任命为洪家镇王东村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

 处理完父亲的后事,他就赶往新的岗位投身工作,王东村位于洪家镇政府以西7.5公里处,东靠丈六村,西邻柳杨村,北接凤口村的核心处。全村共计464户1905人,分8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980亩,其中果树面积2600亩,果业为本村经济支柱产业,外出务工人员520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20户484人,剩余在册贫困户7户12人,已脱贫户113户472人。陈效文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他深知农民的疾苦,一年多来,他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没有绚丽骄人的工作成就,但回头看看,还是做了大量让村两委满意、贫困群众生活幸福的实事。

在善作善成中精准识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工作“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选准扶贫对象是扶贫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陈效文说:“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第一颗‘扣子’,只有善始善终、善做善成,扶贫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驻村以来,陈效文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在上一年数据清洗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陈效文挨家挨户走访,认真了解村情民情,所有贫困户每户每人的详细情况陈效文都记在心里和工作日志上,确保精准扶贫不漏一人。由于需要走访的贫困户比较多,陈效文和驻村队员郜长军一起,每天都是从早9点到晚10点挨家挨户走访了解,熟悉掌握村情民情。经过大量认真细致的走访,做到了全村情况了然于胸。

在求实务实中彰显真情

 实现全面同步小康是一项神圣的政治任务,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安排,陈效文义不容辞地积极投身全县脱贫攻坚的热潮。一件件小事,如一股股暖流,温暖着贫困群众的心田。

 当了解到贫困户李建设2017年12月因病去世,陈效文触景生情,对该户格外留意。李建设大儿子多年前在广东打工时发生意外不幸死亡,本可以向建筑工地讨回公道,但是由于李建设夫妻二人缺乏相关法律知识及手段,仅仅赔偿了两千多元。小儿子出门八年从未与家里联系过,李建设去世时无人送终,安葬费用也是镇政府和县审计局募捐的,村里人都说他是进了传销。李建设妻子王菊莲由于多年前大儿子的意外身亡和丈夫的离世,偶尔有胡言乱语的情况。家里居住的是三间土坯结构的瓦房,院子也不大,上年家里主要收入来源是李建设收破烂和5亩多果园,家中主要劳力的离世,对这个破败不堪的家庭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灾难。

 陈效文与郜长军积极跟镇村沟通,目前急需解决的就是住房问题和帮助寻找小儿子的下落。经过多次跟住建局和镇上的协调,终于将其纳入2018年危房改造项目,由于家中没有能主事的人,陈效文协调村干部联系王菊莲娘家弟,委托其弟帮忙实施危房改造,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施工后,危房改造项目顺利完成。随后在村四支队伍的帮助下,王菊莲告别了居住多年留有阴影的老庄基,搬进了新居。在村级“四支队伍”和王菊莲娘家弟多方打听下,终于联系到了王菊莲的小儿子李保军,王菊莲搬迁新居不久后,其子李保军也回到了家,得知这个消息后陈效文和镇包村干部第一时间赶到王菊莲家,经过和李保军的沟通,建议其跟随其舅打工学手艺,既能照顾其母亲,也能为其成家立业奠定基础,最终李保军听取了这个建议,跟随其舅打工学手艺,并将家中的地和果园承包出去以增加家庭收入。至此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终于有了希望,王菊莲的精神面貌也一天天好起来,陈效文每次入户,她总会将家中的水果零食往陈效文的衣兜里塞,每次总有说不完的感激,感谢党和政府对她的关怀,感谢第一书记、镇村干部对她的帮助。

 正值隆冬,当了解到贫困户李小勤家中失火,烧毁了被褥,陈效文与驻村队员郜长军及时协调镇上民政工作站,为其领取民政救灾被褥1套,为贫困户送去了温暖。陈效文积极对接落实危房改造政策,解决了贫困户贾新昌住房问题。正是这一件件为民谋福祉的小事,换来了群众对脱贫的信心,和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他用“真诚的心”赢得“真挚的情”,用实际行动给他们无限的温暖和关怀。

在担责尽责中服务发展

 始终坚持以“基础设施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提升农民收入”为思路,积极参与派驻村各项工作,指导协助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2018年对村组道路进行拓宽改造,新修水泥路1.6公里,确保了各村组道路通畅;新建太阳能路灯60盏,美化亮化了村组环境,为群众夜间出行提供了便利;回购庵里村光伏产权66KW,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每户贫困户能分红近1200元;争取人畜饮水维修资金数万元,确保了各村民小组的饮水安全。坚持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党员代表会、党小组会,最大限度凝聚发展合力。协调审计局争取资金8万余元,维修美化村址围墙、新建杂物间、购买电脑打印机、会议桌、办公桌椅等,改善了村址面貌和办公条件;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并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加大扶志扶智力度,消除贫困户等靠要思想。经过认真细致的工作,陈效文所帮扶的王东村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各项脱贫指标全部达标,顺利通过了省市县抽查、检查和第三方评估,成功摘掉了贫困村帽子,21户贫困户成功脱贫。2019年2月,陈效文被长武县县委、县政府授予“驻村扶贫工作标兵”荣誉称号。

陈效文的母亲被风湿性关节炎、颈椎骨质增生、脑梗塞等多种疾病困扰,爱人在乡镇工作,3岁的儿子从半岁开始一直跟随爱人在乡镇生活。由年迈多病的母亲需要照顾,夫妻两人一个长期吃住在村,经常加班加点,一个吃住在乡镇,还得照顾老人和孩子。每当谈起这些情况时,陈效文说:“实在不行孩子就迟上两年,继续由母亲照顾,只求家人身体健康,对我们来说,驻村扶贫是我们的工作职责所在。在驻村第一书记群体中,像我这样有各种困难的家庭也有很多,但作为第一书记我们无怨无悔”。在未来的路上,他将迈着铿锵的脚步,一如既往的在扶贫艰辛的道路上绽放着青春激情的花朵。

    供稿:长武县审计局郜长军

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