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年龄徒长的缘故,小时候盼望过年的心劲,在长大后的今天却是另外一种体会——成年人的世界,过年已经没有儿时那样迫切,反而觉得有些没有意思。所幸,回首细数年节期间的种种场景,亲朋之间不收送礼品、不收发红包、来客集体吃自助餐等一些新风俗、新气象悄然发生着,至今让人咀嚼回味,其乐无穷……
今年过节不收礼。国人一向注重礼尚往来,亲朋好友拜年自然少不了以吃为主的礼品。听长辈说,上世纪七十年代百姓消费水平低,礼品更舍不得吃,被送来送去,家里有一盒铁皮罐头春节被送出去,年后整理物品时,竟发现不知啥时又被送了回来,因罐头表面有一个被碰过的凹痕标记,显然这盒罐头至少周转了三户人家,当年这样的事儿不少发生。如今,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2020年全国全面实现小康,吃早已不是问题,而是吃的太多,有的根本吃不了,年后谁家不扔一些过期食品,实在可惜、浪费。所以,春节前,家里的“老大”在家庭群里倡议:今年过年不送礼、节俭过年。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和拥护,大家轻松开心过大年!虽然我们日子都好了,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老传统、老黄牛精神不能丢,要养成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好习惯。
群发红包笑颜开。同理,彼此不收发红包。因各家人丁、经济状况不一,有的俩孩、有的一个,有的孩子不在身边,以往红包发来发去、多多少少的,在心理上易产生一些不自在、不舒服的感觉,与春节喜庆的气氛相违,干脆彼此都不发红包,心理上平等相处、没有任何负担。当然,为了活跃节日氛围,不反对在群里发红包,家人纷纷响应,大家一起玩抢红包,非常热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无论内外,大家彼此多一些尊重和理解,争做为民服务孺子牛。
家庭新式自助餐更有味道。在家里实行自助餐,一是防疫需要,二是老少四代26人无法完全入座。于是,兄弟姐妹齐上手,整合出融东西南北中风味的二十余道菜肴,意即大团圆。个人印象深的还是甘肃回民手抓羊肉,食材好、做法好,入口酥软即化,真香!大伙各取喜好的、对味儿的菜肴,三三两两举杯、自由自在谈笑,恍惚间,颇有欧式酒会味道,感觉特新鲜。将此举喻为发扬创新发展拓荒牛精神的生活化亦也不为过,因为生活即工作,两者本质相通。
“很多事来不及思考,就这样自然发生了……”正如许巍歌曲里唱的那样。牛年初始,一个个小小的家庭自然而然所展示出的服务、创新、奋斗情怀,正与当下倡导发扬的“三牛”精神相互契合,集体不约而同地自觉践行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义。我坚信,牛年“三变”,变出的不仅仅是时代进步和国人砥砺奋进的鲜明印记,更是社会创新发展、一路向阳的大好局面……
(长武县供销联社 张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