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作风建设 >> 正文

加强作风建设 实现残健共融



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体现着人类珍爱生命、自强不息的内在价值,承载着社会人道关怀、文明进步的发展期盼。作为基层残疾人工作者,我们将秉持“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把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把服务中心向一线转移,深深扎根于残疾人之中,把残疾人的呼声和愿望上来,把党和政府的助残政策下去,为残疾人点燃希望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提高政治站位,牢记崇高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残疾人事业一定要继续推动,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为发展残疾人事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残疾人工作的服务对象多是弱势群体中的弱者,他们不幸于身体的残疾,有口道不出喜怒哀乐,有眼看不见柳暗花明,有腿翻不了崇山峻岭,有耳听不见电闪雷鸣,但他们每个人心中却绽放着美丽的花朵,脚步始终追逐着梦的方向。做好新时代残疾人工作,我们将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主观认知,摒弃歧视偏见,增进情感认同,始终怀抱一颗慈善、仁爱之心,对残疾人多一分包容与理解,带着残疾人的期盼,多谋助残之事,多行善义之举,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增强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满足残疾人美好生活需要,共同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让广大残疾人沐浴和谐社会的春风,感受社会主义大

家庭的温暖。

改进工作作风,提供优质服务。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具体到残疾人事业尤为重要。做好新时代残疾人工作,我们将始终保持“三心”,与残疾人同忧乐、共甘苦。爱心增善念。坚持以残疾人为中心,思想上不偏见、不嫌弃,高看一眼,厚爱一分,时时处处以兄弟姐妹相待,急残疾人之所急,想残疾人之所想,谋残疾人之所需,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一声问候接纳、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暖心,想方设法化解困难问题,让残疾人感受党的温暖,提升残疾人工作满意度。耐心察民情。充分考虑残疾人的身心特性,放大胸怀格局,学会换位思考,热情接待残疾人登门办事或反映诉求,平和面对出现的言语不当或过激行为,遇事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找办法,多沟通、多交流,微笑服务、百问不厌,能办的尽力帮办,有违政策的做好说服解释,充分赢得残疾人的理解支持。贴心优服务。视残疾人为亲人,把残疾人的事当自己的事,发现问题,找准办法,互帮互助,坚决反对敷衍了事、推诿扯皮。始终同残疾人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消除心理障碍、保障基本权利、维护自身尊严,为残疾人擎起理想火炬,照亮美好前景,努力做残疾人的知心朋友。

加强自身建设,凝聚强大合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

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

残疾人朋友的梦”。今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三性、去四化”为目标,切实加强残联组织建设。紧密联系残疾人群体,主动担纲,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多到边远地方去,多到残疾人身边去,同残疾人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消除心理障碍、保障基本权利、维护自身尊严,为残疾人擎起理想火炬,照亮美好前景。始终秉持对残疾人主体作用、能力的充分尊重和肯定,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和对待残疾人,挖掘残疾人群体蕴含的巨大潜能,勉励残疾人向阳而生,循梦而行,于逆境中追求进步、在残缺里创造幸福,在新时代广阔舞台迸发生命的光彩。


      (长武县残疾人联合会  王保华)



作风建设